我們能給孩子的是我們擁有的    

我們能給孩子的是我們所擁有的

 

 

 

在我們的主流文化裡,常會聽到或看到這樣的情景。

在有人宣洩或發完脾氣後,另一個人會這麼形容:「你脾氣不好哦~!」。

這句話一直讓我覺得很納悶。

這樣說似乎意味著我們不能有負向情緒。

若你讓她表達出來,你就是一個不好的人,一個不懂得管理自己情緒者。

 

我想聽到脾氣表達的人,說著你脾氣不好,或許是想要傳達:

「你這樣的情緒表達,會讓我感到害怕」。

 

在經驗失落與悲傷的歷程中,也常聽到社會習慣安慰人們的話語是

 「不要難過、不要哭、不要怕…」, 或教導我們要懂得堅強。

最後大家有可能學會的是把那所有的感受,

鎖在一個抽屜裡,不去面對她們,心牆愈築愈高。

然後你會發現,哪天一個觸動,所有的感受會全都湧出,

她在呼喚你,好好對待她!

 

而經驗失落者流了淚,

其實他最首要的就是需要我們陪伴著他,或給予他一個溫暖的擁抱。

我們不需要去成為他生命的主人,為他解決問題。

 

最近也見著好友的blog分享,對於"情緒管理"這名詞,她有著不同的看法。

情緒管理這詞似乎意味著,情緒是不好的,我不該讓情緒呈現出來。

我對這樣不同的感受,非常認同。

 

一直在思索著自己與負向情緒要維持著什麼樣的關係?

 

近來我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。

我倒覺得~

負向情緒是需要我們去瞭解的,負向情緒是用來表達與分享的。

若我們愈是壓抑她,她會反彈的愈大。

但若我們分享負向情緒,我們也就多一個機會讓別人瞭解我們。

彼此的互動或許就更懂得各自要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或態度。

 

而心情不好時,面對生活總總的確需要堅強,例如:工作、吃飯等。

然而我們也是值得自己去流露與表達脆弱的。

這二者並不相互衝突著。

 

你會發現,當願意溫柔地靠近負向情緒。

聆聽她、瞭解她,她也會溫柔的回應。

而你的身與心都會溫柔了起來。

 

我曾聽過這樣的隱喻。

我們就如同是一顆樹。

當眼淚釋出時,彷彿灌溉與滋養著樹。

使他成長與茁壯。

 

或許你會冒出這樣一個問題:「那如果是生氣或憤怒的情緒呢?」

 

我的看法仍是去"瞭解與分享"她。

但並非鼓勵情緒暴力。

我們不是要拿情緒來威脅或恐嚇他人。

 

這是什麼意思? 舉個例子來說。

有時我會聽到有些媽媽大聲的這麼對孩子說:

「你再怎麼、怎麼樣,我要生氣了哦!!!」

這的確也是在表達情緒,但這樣只會讓聽到的人感到發抖或害怕。

他反而不會瞭解到你或你要表達的是什麼,這就很可惜了!

 

那麼究竟什麼是表達與分享負向情緒?

我們的確是能夠帶著分享的態度,讓他人瞭解我們的負向情緒。

這像是去陳述一個事實與自己脆弱的感受:

「你這麼做,我覺得好生氣與難過」,

「你剛說的話,我覺得好傷心」。

若是如此的表達,我們則是在與對方交心。

而非是要傳達一個你要聽我的訊息,或是我說的才是對的。

 

發現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了嗎?

重點在於你用了什麼態度去表達負向情緒。

是分享?還是恐嚇?或是以對錯或權威壓制他人?

 

若是如此,我們也就不需要各自壓抑與收藏著情緒感受。

讓彼此的心愈趨愈遠,而是我們能夠去創造出一個相互瞭解與交心的關係。

 

若想要教出懂得表達情緒與交心的孩子,我倒覺得要由自身做起。

我們能給孩子的是我們所擁有的。

無法給出所沒有而期待他達成的。

 

共勉之!

 

shan 100/8/7

 

 

 

 

2008/08/05 14:09

 

「撒嬌咬」

幼犬通常會有俗稱的「撒嬌咬」,咬人的手或腳

這對幼犬來說是親密的行為,若不教導狗狗停止

往後若狗狗想要與人玩或引起注意

就會開始對人撒嬌咬

 

 

 

「必免嚇到狗狗」

不從正面盯著幼犬的臉

手不舉在幼犬正上方

 

  

 

「養育不神經質的狗狗」

狗狗的聽覺非常靈敏

因此不需要特別大聲命令

若太大聲命令只會讓狗狗情緒亢奮

為了不養出太過亢奮而神經質的狗狗

平時一定要沈穩地教牠喲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姍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